【水缘文学•学生佳作】高中双休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||潘连卿(广东)

更新时间:2025-04-13 22:06:11 来源: 作者: 浏览:7次 评论:0

导读:高中双休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文/潘连卿指导老师/刘全胜2025年春,全国多省份高中全面推行双休制度,进行教育革新,看似是对学生作息时间调整,实则折射出的是中国教育从“应试”向“素质”转型的深层逻辑。双休制推行,让学生从做题机器转变成一个完整的人,全面的..


高中双休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

文/潘连卿

指导老师/刘全胜

2025年春,全国多省份高中全面推行双休制度,进行教育革新,看似是对学生作息时间调整,实则折射出的是中国教育从“应试”向“素质”转型的深层逻辑。双休制推行,让学生从做题机器转变成一个完整的人,全面的人——有了可能!

这场改革的背后有多重因素促成:教育理念的革新,社会需求的变迁,学生健康危机与人才战略转型等因素。这场改革对于国家而言,能让栋梁之才不被埋没,真正选出对国家有用的人,物尽其用,让国家的发展由发展中国家向更高层次挺进。对社会而言,人们的素质有一个质的提升,是“知识分子”,不再是“知道分子”。然而,一旦实施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现象,社会可能会产生新的两极分化,阶层固化或许更为严重。对于个人来说,让自身发展更加全面,更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,去创新,去实践。正如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。让更多乐于创新乐于实践者成为真正栋梁之才,但同时也让一些死记硬背的知之者被国家和社会发展筛掉。改革最终价值在于为每个生命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,为民族创新力的迸发培育土壤,给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。

成长中需要对生命的感悟。生命中的感悟如同看到火焰冒出,就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;波光粼粼的水面祥和恬静,大雨过后,微风拂过,鼻尖感受自然的气息,心灵与大自然的律动同频共振。范仲淹笔下“春和景明”不该只存在于文言文练习中,少年人该去踩踩松软的春泥,数数梧桐叶漏下的光斑。当生物课上的光合作用变成窗外的真实光影,知识才会在生命里扎根生长。鲜活的心灵被囚禁,应试教育正在我们探索世界好奇心的超级杀手!

成长中需要足迹的停顿。足迹的停顿不意味着落下,意味着有更多时间思考。高铁呼啸而过的时代,牛车缓行的智慧更显珍贵。银杏用四百天慢长一圈年轮,才得以挺立千年。停顿不是停止,是让灵魂跟上脚步的禅修,当所有的少年都变成上紧发条的闹钟,谁去聆听陶罐里蟋蟀的吟唱呢?慢下来,才能看清母亲鬓角何时染了霜。就像一位著名美国大学教授所说:中国的孩子没有和其他国家的孩子一样拥有童年,他们只有不停的奔跑,不停的追赶,不停的对比,就像一个机器人。可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当下变成了一件多么困难的事!

在奔跑前进中我们是否忘记自己“心脏跳动”。成长中需要“找到”错过的自己,为什么是“找”?是因为曾经拥有过,但如今丢失了。找回自己的优势,个性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标志,就像郑板桥画竹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倔强,恰是青春应有的模样。若所有的周末都被补习班切割成相同的形状,个性的棱角终将被磨成鹅卵石。给舞鞋一次旋转的机会,让颜料在画布上呐喊,让歌声跳跃在空中----新时代的青年学子需要各种多姿多彩,各自绚烂,而非统一调成的黑白。我们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个性是我们成长的可持续发展动力,找到那颗可以持续热情地跳动的心脏。

高中双休政策是让教育回归人本质的里程碑,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,对此,我抱支持态度。政策的革新能有效地加速解决某些社会问题。改革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,需要不断完善,才能让教育改革行稳致远。推行高中双休,让学生的身心成长更全面,更完整!

(本文系水缘文学(ID:sywxwk)原创首发,作者:潘连卿)


作者简介:潘连卿,广东省佛山市岭南美术实验中学高三3班学生,岭雅文学社会员。


免责声明:《【水缘文学•学生佳作】高中双休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||潘连卿(广东)》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水利在线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(QQ:593295900)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,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,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!

| 评论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